《林间迷途:一个男孩与自然的隐秘对话》
晨雾还未散尽时,男孩走进了那片林子。
他的脚步很轻,像一只试探的幼鹿,踩过积年的腐叶与潮湿的苔藓。十岁的口袋里装着半块硬面包、一把生锈的小刀,还有一张对折三次的纸条——上面是父亲潦草写下的“往北走”。可北在哪里?树冠筛下的光斑晃着他的眼睛,鸟鸣从四面八方涌来,仿佛整座森林都在低语。
最初的三天,他以为这是一场游戏。用树枝搭起遮雨的棚子,嚼酸涩的野莓充饥,甚至为发现一窝斑鸠蛋而欢呼。但第四天夜里,雷声碾过树梢,他蜷缩在树洞中,突然想起母亲炉火边烘烤的苹果派。那时他才意识到,自己或许迷路了。
然而森林并不回答他的恐惧。它只是沉默地伸展根系,用藤蔓绊住他的脚踝,用露水打湿他的衣领。第五天清晨,他在溪边遇到一头饮水的母鹿。他们对视了很久,直到鹿转身离去,蹄印在泥地上留下一串模糊的邀请。男孩跟了上去。
没有人知道他在林中度过了多少昼夜。当搜救队最终在伐木道边缘找到他时,他的指甲缝里嵌着松脂,头发间缠着苍耳,瞳孔却比来时更亮。大人们问他如何存活,他只说:“是树在走路。”
后来村庄里流传起各种传说:有人说他吃了会说话的蘑菇,有人说他成了山神的养子。但男孩始终沉默。只有每当初雪降临时,人们会看见他站在森林边缘,伸手接住一片落叶——仿佛那是一片从未拆封的回信。